《兰陵王》
全剧从北齐名将兰陵王的传奇故事发展出全新的情节,将兰陵王设置成一个因目睹父王被害而用女儿态掩藏真性情的柔弱王子,齐后为唤回兰陵王的男儿血性,交予他先王遗物——神兽大面,戴上大面的兰陵王神奇般地平添雄伟气概,在战场上所向无敌,却也同时走到冷酷无情、暴虐可怖的人性另一个极端。最终,齐后用母性的牺牲帮助兰陵王告别迷途,回归本我。全剧用艺术象征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灵魂与面具”的寓言,体现对悲剧命运的观照,引发观众对于人性、本心的思考和探讨。
导演的话: 《兰陵王》,一个关于“灵魂与面具”的寓言。
一千六百年前的兰陵王传奇,是关于“一个人的真实面目与面具”的故事。今天的话剧《兰陵王》从中发展出了具有极强象征性的全新情节,它讲述的不再是传奇故事更不是历史真实,它是一个有着现代意味甚至魔幻色彩的寓言,揭示的是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的关于“灵魂与面具”的人性难题。
面对不同的境遇,身处不同的位置,人们常常会为人性戴上不同的面具,或逆来顺受、曲意逢迎,或颐指气使、生杀予夺,其实效果只有一个:不见本心。故作卑微时固然是蒙蔽真心,享受霸道时又何尝不是迷失本性,二者同样悲哀,也许后者更甚。
当兰陵王想摘下那个给予他安全和隐忍的女性面具时他尚能把控,而当他想摘下那个让他成为英雄、王者并最终成为霸主的兼具神性和魔性的威武大面时,事情已经变得复杂、艰难甚至惨烈,竟然需要亲人的牺牲作为代价!
兰陵王最终的“浴血回归”,是对叩问人性、追寻本心的呼应,从此刻开始,兰陵王驻进了我们每个人心中……
历史上的兰陵王传奇是中国传统戏曲的源头之一,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美学特质最早就是在《兰陵王入阵曲》中初露端倪的,而这个古老拙朴的乐舞中兰陵王头戴大面的形象,也直接发展成了后世的傩戏面具乃至今天的戏曲脸谱。我希望通过追溯这个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源头,在《兰陵王》中进行既有中国文化传统又有现代艺术品格的舞台演出创造,在戏剧表演和人物形象塑造中融入傩面、傩戏、古舞、踏歌等古朴的艺术语言,并由此达成象征、魔幻的现代艺术表达。
《兰陵王》是我在“中国式舞台意象的现代表达”导演艺术追求上的新探索。
出品人:田沁鑫 总监制:巩保江 艺术总监:戈大立 监制:白雪峰、程鹏
编 剧:罗怀臻 导 演:王晓鹰 舞美设计:张 武 灯光设计:邢 辛 服装设计:彭丁煌 化妆设计:申 淼 道具/面具设计:张华翔 音乐设计:田震子 音响设计:王子春 形体设计:贾 菲 副 导 演:佘南南 舞台监督:王志强 技术管理:赵岚亭 制作统筹:张浩若 演出统筹:肖 罕 宣传统筹:刘颖茜 演员统筹:张 妍 舞美统筹:郭天衢 场 记:王 珺 剧 务:王大卫
演员: 兰陵王 -- 张皓越 齐 后 -- 夏力薪 齐 主 -- 李 任 郑 儿 -- 余凤霞 右丞相 -- 田 征 左仆射 -- 邹一正 尉迟琳 -- 陈 诚 伶 官 -- 张津赫 傩面舞者 --应雨宸、宋显立 傩戏表演 --徐世昕、应雨宸、宋显立、张津赫 傩面先主 -- 王大卫 众 伶 人 --王优雅、夏梦、徐世昕、应雨宸、李北、刘子郁、宋显立、王大卫、王广滨、王居峰
|